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综合资讯 > 国内资讯

深化供水价格市场化改革迎来政策利好

时间:2025-04-08 来源:中国水利报
分享到:


  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《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》,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,完善价格治理机制。

  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的“牛鼻子”。《意见》明确提出,鼓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,积极推进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确量价条件,将对健全水价形成机制产生深远影响。

  《意见》出台的背景是什么?

  价格治理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。

 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10年,我国价格改革纵深推进,取得显著成效,全社会97.5%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,极大优化了资源配置;基本建立了以“准许成本+合理收益”为核心的政府定价制度,搭建起科学定价的“四梁八柱”;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年均涨幅1.6%左右,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当前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迫切需要完善价格治理机制,更好发挥价格信号作用。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,也要求完善价格治理机制,引导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合理运行。

  《意见》涵盖价格改革、价格调控、价格监管等价格工作各领域。《意见》明确了一系列重要工作,提出价格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,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,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,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。

  《意见》部署了价格改革的重点任务,即“四个机制”和“一个基础”——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、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、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、优化透明可预期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,以及强化价格治理基础能力建设。

  对水利行业有哪些新部署?

  供水工程公益性强、投资规模大、建设运营周期长,供水水价是供水工程具备自我造血机制和良性运行发展的核心要素。长期以来,由于供水工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尚不健全,供水价格长期偏离成本,既不利于工程良性运行,也不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,是影响水利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的难点之一。

  《意见》明确提出“鼓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”,这将有力加快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,进一步促进健全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。

  尤为一提的是,《意见》指出要“积极推进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确量价条件”,新建水利工程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,供需双方就可以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商定价,约定供水水价意向价格。这样一来,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,推进破解当前水利投融资难题。

  价格信号是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。在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方面,《意见》要求完善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农业价格政策,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。同时,要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,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的边界,强化企业成本约束和收益监管,综合评估成本变化、质量安全等因素,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,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,并要求优化居民阶梯水价制度,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,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。






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777号    客服热线:010-85763025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北口水利综合楼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E-mail:szy@sinowbs.org Copyright ©2012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

微信扫一扫

水务论坛公众微信

关注有惊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