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综合资讯 > 国内资讯

《焦点访谈》:筑造最“铁”防汛防洪之堤,这几件法宝少不了

时间:2020-09-08 来源:央视网
分享到:


    今年,我国的雨情汛情多年罕见,防汛救灾形势一度十分严峻。进入主汛期以来,全国有75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,长江、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,其中长江上游发生特大洪水,淮河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。防汛抗洪战线长、变化多,不仅要防暴雨洪涝,还要防山洪、泥石流等各种次生灾害。哪里要堵?哪里要疏?哪里有危险?哪里要救援?哪里要转移?抢险救灾怎样才能更科学精准、快速及时? 光靠人力显然远远不够。在这场抗洪战中,高科技、新装备大显身手。“人防”+“技防”形成强大合力,筑起最“铁”的防汛防洪之堤。

  米-26重型运输直升机是世界上仍在服役的最重、最大的直升机。7月9日上午,湖北阳新富河干流率洲管理区葵赛湖段下垸出现一处溃口,逐渐扩大至40米,6500多亩农田被淹,损失惨重。溃口处通往附近106国道的道路,有一半是河堤,路面窄、路基软,大型机械设备和工程车辆无法抵达,抢险施工难度较大。7月16日,当地起用米-26直升机,通过吊装网兜石块空投的方式封堵溃口,大大加快了溃口的封堵速度。

  除了米-26直升机,无人机做为抢险防汛新装备,在此次汛期应用也很广泛。7月6日,强降雨导致九江市彭泽县发生山洪,6名在白沙水库附近施工的工人来不及撤退,被洪水围困,直到第二天才与外界取得联系。

  周边道路已经全部被洪水淹没,6名工人无法说清具体位置,被困区域地形复杂,当地政府和施工企业尝试多种救援方案失败后,7月8日,向消防救援大队求助。此时,人员已被困3天,不断上涨的水位也意味着越来越大的危险,消防人员启用无人机搜救。

  反应速度快、侦查范围广、且不受地形限制,基于这些优势,无人机精准定位被困人员具体方位,迅速勘查周围状况,科学规划营救路线,1小时后,所有受困人员被成功解救。

  不仅仅适用于人员搜救,武汉地处长江中游,别称江城,有808公里的堤防,在汛期,巡堤查险时间紧、任务重、难度大。武汉市防办组建了一支无人机大队, 15架无人机像千里眼,速度快、定位准,人机配合巡堤查险。

  7月21日,长江2号洪峰即将到达武汉,长江支流府河发生了一处管涌险情,管涌位于外侧堤防江滩背水面,周围被灌木丛包围,人难以靠近观察,指挥部立即派出无人机进行现场查勘。

  无人机实时视频采集,并且通过5G技术实时将画面清晰传回城市防汛排涝大数据平台,第一时间,在指挥中心的防汛专家就可以了解险情抢护进展,精准研判,迅速解决问题。

  不仅仅是新装备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智能计算等现代科技技术,也为汛期的关键决策,提供了科学的支撑。

  此次汛期,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开闸泄洪,对于整个淮河流域平稳度过汛期意义重大。王家坝的分洪河道蒙洼蓄洪区,居住着近20万人。王家坝要不要开闸?什么时候开闸?出库流量是多少?涉及面广、时效性强、考虑要素多、决策难度大,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仅仅依靠传统手段难以做到快速、科学决策。

  此次开闸泄洪,正是基于全国水利一张图的大数据平台。大数据平台,汇集了我国 5万多条河流、9万多座水库、9万多座水闸、98处蓄滞洪区、13万处水文测站等各类水利对象,信息内容包括基础信息、管理信息、监测信息、视频信息、关联信息等各个方面,整合了水雨情、气象、水文预报、基础地形、卫星遥感、社会经济等多源头数据。作为重点监测区域,王家坝的信息也实时汇集到数据平台中。

  7月17日23时,王家坝水文站涨至警戒水位27.5米,7月18日15时,水位达到28.00米,超警戒水位0.5米,随后,水位继续上涨。7月19日,基于水利一张图中可以影响到淮河水位的2000多个雨量站、300多个水文站、600多个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,通过智能计算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,同时启动与淮河相关部门的远程视频会商,水利部信息中心做出了如果不分洪,王家坝会超保证水位的预报。

  根据科学的预报和研判,从7月19日夜间到20日凌晨,王家坝蒙洼蓄洪区的群众连夜转移蓄洪区的生产物资。7月20日上午8点半左右,王家坝闸水位达29.75米,超过保证水位0.45米,根据国家防总命令,王家坝闸开闸泄洪。

  不仅让预报更精准,科技还让调度更智慧。长江流域,是此次洪水的核心区域,该区域几十座具有防洪功能的大型水库遍布长江干支流水脉,此次洪水过程,该流域庞大的水库群参与联调联控、共同发力,成为抗洪的关键王牌。水库群调度,牵一发而动全身,对水库的调度,必须要兼顾上下游、多方统筹科学决策。为科学研判、精准调度水库群,提供技术支撑的是覆盖了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。

  在这个预报调度系统中,汇集了长江流域3万多个报汛站点信息,协同气象卫星、天气雷达等各类气象信息和降水模式预报,以及31个干支流预报调度体系849个预报节点、近百个调度对象,基于大数据和智能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,3至5分钟就可以生成一套调度分析方案。

  三峡水库是这次长江流域抗洪的核心之一。8月中旬,长江上游发生今年第4号和第5号复式洪水,8月20日8时,三峡水库出现入库洪峰流量75000立方米/秒,为建库以来最大洪水。在水利部指导下,长江水利委员会连发13道调度令,调度三峡水库下泄流量逐步增至49400立方米/秒,削峰率34.1%,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,有力保障了沿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  不仅是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,最近成功全球组网的北斗系统,在这次抗洪救灾中,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北斗的短报文功能,是北斗的核心功能之一,为汛期暴雨洪水造成的恶劣自然和网络环境下的关键水文信息传输,提供了保障。

  6月30日凌晨,浙江省新昌县普降大雨,部分区域 3小时雨量达122毫米,突破历史最高值。平水庙水文站,距离县城约20公里,四面环山,山洪和滑坡导致基站损坏,移动网络中断。1000多条水文信息短报文,通过北斗卫星信号传输系统及时准确发回,根据信息,相关部门迅速转移山区人员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,全国共有6800多处水文站采用北斗卫星进行报汛。

 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,7月6日下午4点55分,湖南常德市石门县潘坪村雷家山发生大型山体滑坡,5栋民房和1座小型电站在山体滑坡的巨大威力下冲毁倒塌,部分省道也被冲垮。

  经初步勘测,此次塌方滑坡量约300万立方米,是石门县近7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山体滑坡。滑坡虽大,却无一人伤亡,这得益于2019年12月,常德市在事发点安装的北斗卫星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。

  6月24日到7月6日,对事发区域,北斗预警系统三次发出预警。7月6日,事发地即将发生滑坡的精准预警信息,为群众撤离、应急联动,提供了近3个小时的窗口期。

  据应急管理部介绍,今年我国汛情总体呈现“三升、两降”的特点:一是受灾人次上升,比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17%;二是直接经济损失上升,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27%;三是转移群众数量上升,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47.3%,为近年来最多;四是死亡失踪人数下降,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49.8%;五是倒塌房屋数量下降,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57.5%。

  目前,我国防汛救灾斗争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。虽然受灾人次、经济损失、转移群众数量都有所上升,但大灾没有造成大难。这离不开上下同心、众志成城的坚定意志,也离不开科学高效的防汛手段。从全面监测、精确预测、科学决策到合理调度、高效救援,防汛抗洪的各个阶段,都有各种高科技和新装备的辅助。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,不仅让我们有了千里眼、顺风耳,还可以及时全面掌握信息,计算出最优方案以供决策,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出击,让防汛抗洪变得智慧、精准、有序。






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777号    客服热线:010-85763025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北口水利综合楼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E-mail:szy@sinowbs.org Copyright ©2012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

微信扫一扫

水务论坛公众微信

关注有惊喜